close

 

離開了『十分』,車子將我們拉回到了『菁桐』,走進菁桐車站,第一眼看到的就掛滿在架子上的竹筒掛牌,導遊小姐這時也說起了一段有關竹筒掛牌的故事。

 

平溪早期是以開採煤礦為生的村落,菁桐更是有著最大的礦坑:『石底大斜坑』。工人到了這裡,便領取竹筒上刻有自己名字的掛牌去工作,一般來說,一個工人會有兩個掛牌。

 

而當礦坑裡發生意外時,在外面的人只要清點掛牌的數量,只剩下一個的,就是今天有上工,而且現在就在礦坑裡還沒有回來。

 

後來演變至今,只要在竹筒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或是祝褔的話,就能祈求一切平安,事事順利。

 

『幸褔郵筒』,這也是菁桐車站的地標之一,之後要離開時,同時看到兩隊新婚夫妻分前後兩次,坐在郵筒旁拍照。可惜相機不在我手上,不然我也要拍。 

 

『菁桐車站』,三級古蹟的火車站,也是平溪支線鐵路的終點,更是目前僅存四個日式木造車站之一。 

 

 

菁桐最有名的小吃:『雞捲』,傳言,雞捲裡找不到雞肉的原因是:早期村落家裡吃剩的飯菜都很多,就有人突發奇想,便把所有“多的”食物,用菜捲一捲下去炸,就便成了:『多出來的都捲一捲』(會講台語的人應該會唸喔!嘻!)

 

目前雞捲的餡料也因地區不同,包的食材也不同,在菁桐的雞捲,包的餡料是:芋頭。

  

平溪最大也是最深的煤礦坑遺址:『石底大斜坑』,是以前工人進入礦坑的入口。在地底下,更是將原有的石底一坑、二坑、三坑、及五坑所產的煤礦集中在大斜坑運出,

 

在附近還有一座:『選洗煤廠』,在民國90年與太子賓館菁桐車站列為百大歷史景點之一。

 

廢棄煤礦工寮之美

 

 

 

據當地人說,這間屋子是澡堂,礦工下了工,就會來這裡洗澡。

 

 

有許多新婚夫妻都會來這裡取景拍照,這是其中一對新人,其他圍觀遊客也在幫忙拍照。嘻!

 

 

菁桐車站外的石雕

 

 

 

繞了一圈,時間已經三點多了,預計五點十分要施放天燈,趕緊上車,車子再往回拉到今天的最後一站:『平溪』。

 

當然,各位好友還是可以點閱相簿欣賞其他相關照片,或是點選下方的連結前往相簿。

 

瀟瀟在此祝褔好友們每天都是快樂的一天。

 

(相簿連結)

 

《瀟瀟的旅遊記事(2010-平溪天燈之旅) (平溪)》謹定3/10 凌晨12:00發文,請好友們蒞臨賞文

 



{###_frankcwa/1/1026304632.mp3_###}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瀟瀟 的頭像
    瀟瀟

    瀟瀟的心情故事

    瀟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2) 人氣()